专攻产业发展堵点丨新型工业化·链上新突破

大象时政2024-06-18 18:51:42

人才是创新的源头活水。在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产业链上,河南注重引才、引智,这些源源不断加入的“新力量”,紧盯产业和行业发展的难点和堵点,开展攻关。

对半导体、芯片耳熟能详的你,脑海里以为的芯片生产过程是不是这样——晶片预备——晶片切割——芯片连接线键合——芯片封装,但实际上,芯片的生产过程工序繁琐,交叠重复,就像平地竖起一座摩天大厦。

河南芯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河南省微电子中试基地副主任 陈福操: 从投料到测试,200多道工序,要求每一道工序良品率都要在100%以上,一宇,你要重点关注顶栅注入这个工艺环节。

芯睿电子拥有河南唯一一条硅基芯片生产线,有实力做到规模性量产。但是,再好的工程师,面对高昂的研发制造成本和上百道起步的工序,都会捏一把汗。

河南芯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河南省微电子中试基地副主任 陈福操:(几百道工序)哪怕一步的合格率是99%,最终的良品率都会在99%乘以99%的多次积累下,趋近于0。

良品率低就意味着工序工艺有问题,如何提高芯片的良品率,是整个行业的难题。解决难题,就需要集中顶级人力攻关,在芯片人才紧缺的现状下,要想留住人才,就要构建最有吸引力的“强磁场”。

河南芯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河南省微电子中试基地副主任 陈福操: 我们组建了河南省的微电子中试基地,通过这个中试基地作为我们人才引进的平台。每年保证5个以上的科班出身的微电子专业的人才引进。

中试基地依托技术优势和积累,结合芯睿电子在芯片设计、封装、测试方面的科研硬件环境,围绕全产业链开展前沿和关键技术研究。这种创新氛围,对芯片专业人才特别有吸引力。

河南芯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光刻工程师 陈延延:自从加入这个团队,每天都在设计和研发新的产品,或者新产品的检验,每天都感觉充满了干劲。

河南芯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光刻工程师 张小燕:发展得很好,就想用自己的经验回家乡发展。

随着这群有激情、有专业知识的90后、00后的加入,芯睿电子在产品开发、工序工艺、生产制造等核心部门组成相应的技术攻关团队。很快,困扰企业的“良品率70%关口”,被这群“新力量”给打破了。

河南芯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工程部 工作人员 王一宇:我们后续又进行了其他的改进,差不多就半年的时间,我们良品率就能保证达到100%以上,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立足产业,建立平台吸引人才,芯睿电子不间断研发了193项核心产品,实现成果转化产品74个。

在鹤壁,仕佳光子通过引进中科院院士团队,突破AWG光栅芯片和DFB激光器芯片关键技术,全面占领行业发展先机。

在洛阳,中硅高科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育,抢抓集成电路产业风口,填补我国高端硅基材料空白。

在郑州,炜盛电子等公司通过打造博士研发团攻克关键技术,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记者观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为创新注入人才这个源头活水,创新才能有不竭的动力。但人才看重什么,人才看重的是平台、是环境、是创新生态。在火热的发展势头面前,河南静下心,以最大的诚意建平台、育生态,让这股新力量以最佳状态投入科技创新,这才有了产业链堵点和难点的频频突破,希望这种“双向奔赴”再多一些、再久一些。

特别声明:本文为大象号创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大象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打开大象新闻APP
期待你查重0%的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