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象新闻APP

怀抱梦想 脚踏实地

风华“镇”茂 | “红梅”花开

河南新闻2024-06-08 18:20:02

“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脚下有泥。”当乡村运营之风拂过大别山脚下的小山村,“红梅”花儿迎风绽放,“未来乡村”花香满径。系列声音纪录片《风华“镇”茂》第一季今天请听《“红梅”花开》:


“这上面的伞是当地一个老人做的红豆相思伞……”早上8点多,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的“余粮乡创运营中心”迎来了第一波客人。95后姑娘邱晓伟正在向客人介绍当地的土特产。

挂面不叫挂面,叫“有盐在先”,桃干不叫桃干,叫“桃你喜欢”,就连小麻花,也被取名“整天拧巴什么”,80多款土特产在这里走上了网红之路。

“光山十宝”之一的油条挂面条细如丝,口感独特,由于采用食用盐发酵,在这里摇身一变取名为“有盐在先”,去年的销售额达到100多万。

邱晓伟:“这个是县里做的是六块钱一斤,我们做的是18块钱一斤,现在这一筒是28。这个包装取名‘有盐在先’,当地有个俗语‘清水下挂面,有盐(言)在先’,就是说话要讲信用,做人要诚实,这么一说,人家觉着这个钱比较值。”

信阳光山县北枕淮河水,南依大别山,是全国粮油基地、茶叶之乡、青虾和麻鸭的原产地,素有豫南"鱼米之乡"的美称,但这些优质的农产品普遍附加值不高,销售渠道不宽,价格上不去。2022年7月,为激活乡村文旅资源,带动产业发展,河南省启动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来自杭州的余粮乡创文旅公司创始人高慧慧成为光山县首批“文产特派员”。

高慧慧:“文产特派员更像是一个乡村规划师,把乡村当作自己的家一样来运营。我们更注重挖掘乡村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通过我们的开发运营来引领当地人,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乡村的价值。

跟随高慧慧来到光山东岳村的还有一个由7个年轻人组成的运营团队,邱晓伟就是其中一员。以广阔乡村为舞台,这帮年轻人开始了他们的精彩表演:如何帮村民把农产品变为商品甚至礼品,如何让东岳村人爆棚、地高产。   

引进蓝莓种植是余粮乡创在东岳村的一个重要项目,通过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管理,从来不产蓝莓的东岳村迎来了丰收季。今年五一,游客们对蓝莓的采摘热情邱晓伟惊喜不已。

邱晓伟:“村民原来种水稻一亩地收成600块钱,这不是10亩地吗,6000,但我们现在好一点一亩地能做到10万,再有点损耗,7、8万也可以,跟原来一亩地600比起来就很可以。”

头发随意绾在脑后,一身宽松休闲打扮,这位来自辽宁的姑娘活力满满,又透着一种松弛感。

邱晓伟:“你让我在城市里上班我不太喜欢,尤其是在办公室里上班我觉得我有想法也发挥不出来,到这种没有天花板的地方才会去想一些事情。千万工程20多年已经成效非常好,现在从乡村建设到乡村经济美丽经济来讲,运营版块是必不可少的。你工作得选个赛道呀,赛道选不好的话再努力也没有用。”

乡村运营是赛道,东岳村就是起跑线,邱晓伟在这里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邱晓伟:“就感觉这个村儿里人好多的时候成就感满满的,下单的时候成就感满满的,很喜欢每天都有订单的感觉,但是假如说今天没有(订单),哎呀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呀,就会想要怎么改一下。”

像东岳村这样的运营中心,余粮乡创在全国共有五个,大都由年轻人组成,如何让他们在乡村留下来,待得住?高慧慧一开始在选人上就有特殊标准。

高慧慧:“我们公司有个‘两眼精神’,就是眼里有光眼里有事。他首先是热爱生活、热爱乡村的,还得耐得住寂寞,至于说能力,公司可以去教你怎么做,但首先你要对乡村有情怀、有热爱,你才能待得住。”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引进懂得运营的专业人才,更要培养与乡村有着天然连接的本土人才,因为他们是乡村的主人。

一场小雨过后,文殊乡南王岗村的雨台山茶园绿意更浓,55岁的茶园老板陈文显一家三代种茶,他家的茶不打农药,茶树喝的是由牛奶、菜籽饼和黑糖发酵成的有机肥。

与陈文显说话的红梅是光山本地村民,2022年在外打工的她看到家乡来了文产特派员的消息后回到家乡,成为高慧慧在东岳村招募的第一个本地员工。一次跟着高慧慧到茶园考察的经历,让红梅看到了这位文产特派员如何把家乡的一片茶叶变成一颗“心肝”。

陈文显:“她(高慧慧)说你这么爱茶,你简直把茶当做了心肝,我说就是我的心肝,她说以后我给你起个名字叫‘陈的心肝’。”

红梅:“当时下午四五点来考察,夜晚,老板的名字就出来了,第二天我们就定制,第三天就初步销售,透明的简易包装,今天咱们看的是第三代包装。”

陈文显:“当时她说那个‘陈的心肝’我不在意。后来大家反响越来越好,把‘陈的心肝’越搞越出名。

红梅:“一下子就售空了,今年就备了很多。”

陈文显:“所以我感觉不光会种,会制作,最后还要会卖,会吆喝,他们就会吆喝,我很佩服,真的。”

信阳红茶“陈的心肝”出道即是巅峰,2023年的销售额达到600多万元,这让陈文显惊叹不已,也让红梅看到了乡村运营的魅力,她决心跟着团队好好学习。

红梅:“我原来就觉得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当我来到这个团队之后,我觉得时间都不够用,有好多的东西要去学习。首先你的审美,再加上文化的赋能,我们光山的挂面不叫挂面叫‘有盐在先’,茶叶不叫茶叶,叫‘陈的心肝’。我就像这农副产品一样,我也变自信了。”

短短一年多时间,学会开车,知道如何待人接物,懂得了乡村运营的的理念,在高慧慧和团队小伙伴的鼓励支持下,这朵大别山的“红梅”花变得光彩夺目。

红梅:“我原来没有做过主持,但在这边做过四场主持,第一次主持时我是没有底的,但我们老板就说你可以的,这个主持你来,她不大犹豫的。做得最好的一次还是年猪宴,老板说‘哇,红梅,你练出来了,可以了’,就是感觉又突破自己了。”

言语中可以听得出来红梅对高慧慧的崇拜感激之情,而对于像红梅这样的乡村人才的未来发展,高慧慧则想得更加长远。

高慧慧:“我们的乡村振兴是以业态为导向,我们告诉她咖啡这样做,茶叶产品这样做,已经开发好的东西他们就自己做,以后我们可以远程指导,也可以她到总部去学习。我们想的是把乡村还给乡村,她就可持续发展了。”

“把乡村还给乡村”,不仅需要高慧慧们的智慧和格局,也需要邱晓伟们的热爱与选择,更需要红梅们的勇气和自信。在东岳村,我们看到,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带着自己的初心和理想正在经营着一个“未来乡村”。

高慧慧:“如果说没有国家这么好的发展,我应该大概率就在农村里当个农村妇女,还是种种田,我能把自己对城市的认知,对发展的认知去反哺到乡村,我后半辈子的事业就是做乡村。”

邱晓伟:我们不光是做具体的事儿,还要考虑整个村的未来的发展。

红梅:“我来这个平台我就要学习,我就要突破自己,我要抓住机会,就是‘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脚下还得有泥’。”

特别声明:本文为大象号创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大象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打开大象新闻APP
期待你查重0%的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