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听 | gap过,约等于有“案底”?

大象评论2024-02-23 17:11:14

评论员 王晓娜

这两天,“为什么gap后找工作像坐过牢”的话题引发热议。一些已就业的年轻人,想要有一段时间脱离工作、寻找诗和远方。然而,等这些人想要回归职场时,却发现,职场并不欢迎gap(间休)过的打工人。

Gap Year(间隔年)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随后扩展到欧美、澳洲等国家和地区。不少高校鼓励学生在毕业时gap一年,通过实习、志愿服务或旅行等方式来丰富阅历。

近些年,我国也有一些年轻人,工作几年后辞职去gap,去不同的城市体验别样的生活。相比而言,国外的gap是对教育效果的期许,国内的gap更偏重休养生息、从繁重的职场中喘口气。

然而,gap一时爽,求职火葬场……一些人gap后重返职场时,简历上的空窗期就像留了案底,在HR看来,gap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稳定性差、抗压能力差、没有目标……面对“你这一年为什么没有工作”的追问,“休息”好像罪大恶极。

对许多人来说,gap可能会影响应届生身份,可能会影响公积金、社保的缴纳……一旦你停下脚步,即使你有gap的事实,也没有真正gap的心态了。

有人调侃,中国的gap year是考研二战,是考公考编……高考时被千万考生追赶,找工作时被无数对手追赶……每个年龄都被推着做该做的事,步入既定的轨道。

社交平台上,不少博主分享自己的gap经历,停下工作,去旅行,去别的城市居住几个月,去做志愿者,去学做咖啡、做电台……新奇又多样的人生体验,让人羡慕不已……

不可否认,当下的社会环境,对gap的包容度确实不高。作为人口大国,升学、就业都充满竞争,短期内,我们很难改变这个现状,但也不必让“gap焦虑”影响自己的节奏。

通过gap丰富对世界的认知,提升自己的阅历,何尝不是另一种自我修炼?或许,在你回归职场时才会发现,人生真的是旷野,未来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特别声明:本文为大象号创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大象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打开大象新闻APP
期待你查重0%的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