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宝地“① 咱大郑州藏着几条龙

大象新闻2024-01-24 10:45:16

“龙兴宝地”春节策划前言:

2024年是龙年。龙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元素,在每个人心中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河南更是“龙兴宝地”。龙庙、龙山、龙泉、龙瀑、龙潭、龙洞、龙洼、龙窑、龙岗、龙坡、龙沟、龙井……带“龙”字的地名不胜枚举。

尤其是郑州区域,作为中国龙文化的开创者——人文始祖伏羲氏的重要活动区域,龙文化的深远影响更是频频见诸各地。

农历新年到来之际,大象新闻特别推出“龙兴宝地”春节特别策划,考证河南郑州全境带龙字的地名。由于涉及到的名称实在太多,本专题只对较有影响力、知名度,行政区划在行政村以上级别的“龙”字地名予以粗考。作为省会城市的郑州市单独列篇,其他以乡镇、村庄、名胜分篇杂糅。

大象新闻记者 申子仲 

龙湖与龙子湖

提起家门口带龙字的地名,估计生活在郑州市区的老少爷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龙湖”。

郑州一共有3个带“龙”字和“湖”字的地名:龙湖、龙湖镇、龙子湖。记者采访中发现,有很多本地人,对这3个地名“傻傻分不清”。

先说“龙湖”,是一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虚岁”20,因为整个区域是在2003规划的。“实岁”11,规划之后从批复、拆迁、开挖,直至最后引黄蓄水,耗时9年。有意思的是,龙湖正式蓄水这一年,是2012年,正值龙年。龙湖水域面积5.6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半西湖。域内有乔木、灌木、水生植物近百种,以及白鹭、水鸭等禽鸟20余种,堪称郑州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新地标。

深究北龙湖的历史,远可以追溯至上古时代,这块湿地属于先秦“天下九泽”之一的莆田泽,《诗经》有云: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文风是不是很像“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郑州人习惯上称这片湖为“北龙湖”,是为了区别郑州城区南部新郑市的龙湖镇。

再说“龙子湖”,全名是“郑州龙子湖高教园区”。龙湖与龙子湖比较,首先是位置不同,一个居北三环,一个在东四环。龙湖是以龙为形,因形而得名。龙子湖则呈环行,因大学校园扎堆,取“望子成龙”之意。

又因为郑州市区南边有个龙湖镇,也是大学院校集中的地方,所以不少人至今也没搞清楚这仨地方的对应名号。

五龙口的动人传说

郑州人较为熟悉,且历史悠久的带龙字地名,莫过于五龙口。

五龙口本是一个村子,位于中原区北部。东临朱屯、西接秦岭路。随着郑州城市框架的拉大,这里早已完全融入市区。

据传,五龙口村古为荥泽之溪,集水结湖,名叫五龙泊,后湖水决口干涸,故名五龙口。另传往日湖岸边有一五龙庙,分别为赤黄青白蓝五色,故名五龙口。

最有魅力的传说是,这里原是一处荒滩,村北为黄河渡口,五代时期,梁末大将王彦章未发迹之前,曾在此摇船摆渡,专门劫富济贫。石敬瑭、刘知远、石重贵、郭威、柴荣等路过此地,曾跟劫道的王彦章打过架。因为石敬瑭、刘知远、石重贵、郭威、柴荣后来先后做了后晋、后汉、后周的皇帝,所以此说为“五龙困彦章”,在当地相传颇盛。而既然五位皇帝都曾在此聚会,人们自然认为这是一块宜居宝地。于是人气渐丰,据说明朝时村子东头还专门立过一块碑,铭刻有“五龙困彦章”的“英雄事迹”,可惜早就毁了。

关于这个传说,记者也曾经考证过。五代虽说历时不长,只有短短的50年,但想让这几位凑到一块,实在不可能。后梁悍将王彦章绰号“王铁枪”,卒于公元923年。而后周的第二位皇帝柴荣,生于公元921年。也就是说,王彦章死的那年,柴荣才两岁,还是个婴儿,他俩估计咋打都不合适。而且五龙口这样的地名,在各地颇多存在,且传说也很类似,足见国人崇拜英雄,演义更是比正史深得民心。

黄龙岗出了位大英雄

郑州二七区侯寨乡有黄龙岗和龙凤两个村,都是出于对中国龙的图腾崇拜和美好愿望定的名。

名称历史较为久远的是黄龙岗村,贾鲁河东部支流,以及金水河,均发源于此,现属樱桃沟管委会管辖。该村南接梅山,处于西高东低的丘陵之上,故名曰“岗”。最初,黄龙岗村名为王许西岗,后来村民崇拜龙,奉龙为辟邪御风的保护神,并在岗上北部的沟里,建了一座黄龙庙,遂于1948年改为黄龙岗村。

黄龙岗村后来在郑州声名远播,主要在于这里出了一位感动中国的英雄人物——王百姓。拆弹专家王百姓在1985年从部队转业至河南省公安厅,在爆破、防爆、排爆这个危险而神圣的岗位,排除各类战争时期留下的炸弹15000多枚、爆破装置和哑弹1100多个。

兴隆铺原名“兴龙铺”

现今郑州市区的沙口路与兴隆铺路交汇处,就是古老的兴隆铺村。

这里早年河道交错,东西南北有黄河、荥泽、莆田泽、七里河,加上村子西南还有一条大河,结合以上4条河流,故叫“五龙沟”,因而村子最早的名字就叫“兴龙铺”。

当地群众赶路受五龙沟所阻,南来北往需要摆渡,天色晚了还需要住店休息。于是兴龙铺一带,依靠渡口逐渐兴起繁华商业,旅店、饭馆、粮油店鳞次栉比,商家为了讨个好彩头,“兴龙铺”渐渐更为“兴隆铺”。不过,大龙的图腾,一直是当地村民的护身符。

后有唐姓大户迁此,兴隆铺一度改名小唐庄。至明末李自成在此驻军,小唐庄因战乱被毁。后当地人合力重建,方恢复如初繁华,也再次改为兴隆铺。至今,兴隆铺村还有老人保留着祖传的东西,布袋、梳篦、旧式家具等老物件上,仍保留着龙的图案花纹。

本专题图片为大象新闻记者沈翔、郑州市中原区城管局、郑州市辖县市宣传部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为大象号创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大象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打开大象新闻APP
说两句 好运来...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