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豫两小时 共拓“朋友圈”丨米字高铁汇中原

大象时政2023-12-09 19:34:22

随着济郑高铁全线贯通,河南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米”字形高铁网,与全国各主要经济区的时空距离被进一步拉近。今天起,本台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米字高铁汇中原》,展现在米字形高铁的带动下,河南与全国各主要经济区之间,互联互通,共享发展新机遇,构建发展新格局。今天播出第一集《京豫两小时  共拓“朋友圈”》。

纵贯中国南北,跨越长江黄河,全长2298千米的京广高铁,是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2012年全线开通以来,贯穿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域、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成为独一无二的国家战略大通道。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和河南铁建投集团联合推出的系列融媒体报道《米字高铁汇中原》,今天让我们沿着京广线一路向北,探寻河南与京津冀的故事。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管晴:米字高铁汇中原,坐上高铁去北京。如今,咱们河南人去北京高铁一定是首选。这是北京和郑州一天之内的列车时刻表,足足有160多班,平均每小时就有9个班次在两地之间穿梭往返,而最快的只需要2小时11分钟。

北京是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当前,河南正加速推进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第一战略。两小时的高铁朋友圈,让创新发展有了更多可能。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管晴:北京中关村,国内科教智力、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云集了40所高等院校,200多所顶尖科研院所以及上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如今,这些最顶尖的创新资源也“搭乘”着便捷的高铁,奔向中原大地。

周一一大早,龙门实验室副主任马明星就从河南赶到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对接科研项目。这些年,穿梭于北京各大名校和科研院所已经成为他工作的常态。

龙门实验室副主任 马明星:说走就走的这种科研之旅,说走就走的对接之旅,谁能第一时间能跟团队形成一些实质的深入对接,谁就有可能把这种技术拉到我们当地来进行落地生根。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管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在装备设计制造领域,拥有世界一流的原创核心技术。未来,这里的研究成果将运用到河南的产业当中。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副研究员 张磊:超硬材料河南应该是国内的绝对龙头,基于我们实验室世界领先的超高压技术,我们有计划在那(河南)做产业化落地。

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拉近了科研与产业之间的距离,也让人才得以摆脱空间的束缚,实现双向奔赴,孕育、催生着新的创新发展模式。

2023年10月14日,北京理工大学郑州研究院揭牌。开启了省校合作的新篇章。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管晴:在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国内一流的虚拟现实团队正在进行人脸数据的采集,而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也第一时间运用到了河南的项目当中。 

除此之外医用内窥镜、智能网联车辆、无人飞行器等产业化项目也纷纷落地河南。

北京理工大学医学技术学院教授 钱昆:便捷的交通让我们突破空间限制,有了学校和研究院的双重身份能让我们最大限度的整合创新资源,充分的结合科研和市场,能让我们将研究成果落地转化。

在米字高铁的串联下,京豫科技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河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 厅长 张锐:近年来我省先后引进李蓬、张锁江等两院院士和高层次人才全职到河南工作,与中国科学院等国家层面的创新力量,搭建了高能级创新平台,一系列团队科技合作成果丰富, 米字形高铁增强了河南对创新资源的吸引集聚能力。

创新要素的不断聚集激发出产业升级的新动能,越来越多的研发成果从北京的“实验室”走向河南的“生产线”。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管晴:作为国内卫星运营与应用的行业龙头,北京航天宏图总部有1000多位顶尖行业研发人员,而在他们当中每周就有近200人往返于北京和鹤壁华中总部。

2021年,航天宏图华中总部落户鹤壁。眼下,全国首个全流程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与指挥系统也即将在鹤壁投入使用。

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监 张斌:从启动到建设完成先后一共有300多人参与,其中有三分之二是从北京、 武汉 、南京过来的研发团队。

航天宏图副总经理 王晓宏:便捷的交通促成了我们的科研力量在河南的聚集。目前我们正在依托河南华中总部的区位优势,打造卫星产业应用的样板间,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的卫星产业集群。

在航天宏图、龙芯中科、京东等13家京津冀地区行业龙头的带动下,鹤壁科创新城吸引了266家上下游企业、60多家科研机构,2000多名科研人才入驻,推动鹤壁产业转型升级。

鹤壁淇滨区区长 张育文:卫星互联、信创、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集聚成势,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高铁沿线的创新“小生态”共同勾勒出京豫科创“大网络”,一张极具吸引力、竞争力、辐射力的科创生态网正在沿着高铁“骨架”加速形成。

河南铁建投集团副总经理 魏俊峰:目前河南正在全面建成米字形高铁的基础上, 加快推进京雄商高铁、 菏兰高铁等重大项目建设,将进一步加强河南对京津冀等地区创新资源的集聚能力,加速人才、知识和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的流动,为我省实施第一战略提供坚实保障。

特别声明:本文为大象号创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大象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打开大象新闻APP
说两句 好运来...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