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农科院科技助力浉河区“稻耳轮作”生产新模式

河南县域经济网2023-11-13 17:07:40

秋高气爽,信阳市浉河区的水稻已收割完毕,在董家河镇、游河乡的一些稻茬田里,整齐地摆满了代料黑木耳的菌棒,一排排白色的耳棒上挤满了茁壮生长的黑木耳,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

这种利用稻茬冬闲田种植黑木耳的“水稻-黑木耳”轮作模式,就是信阳市农科院食用菌团队、省食用菌体系信阳试验站示范推广的“稻耳轮作”新模式。信阳地区传统代料黑木耳生产采用短袋春栽模式,即8月份制袋,翌年春夏出耳,产量较低,品质不高。近年来,信阳市农科院筛选了一批代料黑木耳优质品种,改进了制袋规格、发菌管理、催菇管理、水分管理等技术,把黑木耳制棒时间提前,菌棒越夏管理后在稻茬田斜靠地摆出耳,出耳期从10月开始至翌年4月。这种新模式利用信阳地区冬闲田和秋冬季温度适宜的气候优势,年前可以出1∽2茬优质黑木耳,年后3∽4月出一茬耳结束,产出的黑木耳肉厚、色黑、口感好,彻底解决了传统春栽模式高温高湿病虫害防控难、管理难的问题。黑木耳种植不搭棚不起架,操作简易,有效利用了水稻冬闲田,4月出耳结束即可翻耕种植水稻,也可以解决黑木耳栽培的重茬问题。

这种稻耳轮作一地双收的新模式经过信阳市农科院和省食用菌体系信阳试验站近三年的示范推广,目前在浉河区董家河镇高台村、高岭村、游河乡驼店村都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2023年种植100万棒以上,按照每袋产干耳0.125kg,售价70元/kg计算,预计年产值超过800万元。种植户纷纷表示:“信阳市农科院推荐的这种‘稻耳轮作’新模式太好用了,操作简单,管理方便,效益明显,周边村民都在说明年还要继续扩大规模。”

利用稻茬田种植黑木耳是全省独有的“信阳模式”,下一步,信阳市农科院将继续强化技术研发与支撑,细化指导服务措施,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充分利用信阳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丘陵地带冬闲稻田丰富的资源,实现一地双收,为信阳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新的贡献。(金宏辉)

特别声明:本文为大象号创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大象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打开大象新闻APP
说两句 好运来...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