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改英:精育“牡丹牌”毕业生 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省教育厅具体指导下,学校把就业工作摆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高度,用心用情用力培育“牡丹牌”毕业生,取得一定成效。
一、坚持一体谋划,让“牡丹牌”毕业生“下得去”
学校注重加强对就业工作的顶层设计,认真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构建了“学校主导、部门统筹、学院主体、全员参与”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工作的意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洛阳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10余项制度,为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坚实保障。在二级学院设立就业创业办公室,专职负责就业工作。将就业创业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大奖惩力度,压实工作责任。开展体验式、沉浸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加强就业指导和特困生帮扶工作,将就业择业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教育引导毕业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并指导学生踊跃参与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学校2005年开始教育援疆,共派出22批1804名学生赴疆支教,近五年有280余名毕业生到新疆就业创业。
二、坚持一体培养,让“牡丹牌”毕业生“用得上”
学校坚持需求导向、就业导向,建立“招生一培养一就业”联动机制,着力优化专业结构,实施“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完善“课程一实践一竞赛一平台”全过程管理服务,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近年来,根据河南省县乡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要,学校与洛阳市政府深度合作,创办中学名师实验班、“大地明师”(明日之师、明亮之师、明白之师)研习班,为河南省培养乡村小学全科教师1600人,实现全部毕业、全员就业,作为“洛阳模式”在全省推广。紧盯科技发展趋势,满足专精特新企业需求,与中兴公司合作设立“中兴班”,联合培养测试工程师、编程工程师,实现培养与企业上岗的无缝对接;与北京中清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合作设立“中清研班”,面向农村培养300余名电商运营和物流服务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三、坚持一体实施,让“牡丹牌”毕业生“留得住”
学校将省情教育、中原文化教育等融入思政课、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就’在河南”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宣传出彩河南、魅力河南、创新河南,增强学生对河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全面落实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根据学科专业学生数量,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就业市场调研,为学生提供高匹配度的就业岗位。按照“天天有招聘、周周有专场、月月有大型活动”的要求,多渠道搭建“线上+线下”招聘平台。今年以来,学校共举办双选会、宣讲会150余场,参会企业1300多家,提供岗位11万余个,其中,在豫企业1100余家、在豫岗位9万余个。学校重视就业基地建设,在省内建设就业基地151个,每两年评选一次“十佳就业基地”,并给予专项经费支持,促进毕业生省内就业。据统计,近三年我校本科毕业生留省率为73%,硕士研究生留省率为89%。豫西地区40%以上的基础教育师资、38%的中学校长、56%的中学教学名师都来自洛阳师范学院。
下一步,学校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就业工作决策部署,打牢政治责任,多措并举谋就业、促就业,帮助学生好就业、就好业,努力让“牡丹牌”毕业生在河南畅销、在全国出彩,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提供人才支撑。
(作者系洛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原文刊载于《河南教育》(高等教育)杂志2023年第9期)
责任编辑:河南高教
特别声明:本文为大象号创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大象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