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象新闻APP

怀抱梦想 脚踏实地

当代文艺话语如何创新?这场讲座上,河大教授给了五条建议

大象新闻2023-05-22 16:50:59

大象新闻记者 梁新慧

5月20日,“繁荣河南文艺评论系列讲座”第二讲在河南大学文学院举行,河南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张清民应邀作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当代文艺话语创新之路》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河南大学文学院联办,以线下线上的形式同时进行。 

讲座中,张清民从党的二十大精神入手,讲述当代文艺话语的创新意义。他认为,当代文艺话语其实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审美表述,并结合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分析文艺话语创新的历史经验与经典文本。

张清民提出五个“必须”的建议:必须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审美经验,文艺工作者在创新发展当代文艺话语的过程中,应该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只有立足新时代中国文艺的实践,才能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和当代形态的文艺话语体系。

必须坚持艺术的自信自立。文艺工作者在创新发展当代文艺话语时应该深刻牢记中国文艺的特质,面对外国的文艺理论和研究成果,不能一味地跟风与模仿。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文艺工作者应该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自觉从学术的角度为人民立言,努力多出符合文艺发展实际,经得起实践与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当代中国文艺话语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创新发展自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张清民

张清民认为,文艺话语想要实现新的突破,一方面可以根据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和文艺现实,对现有文艺话语从理念到方法加以系统性反思和提升,另一方面应该着力加强文艺基础理论研究。

必须坚持回答时代之问。张清民提出,当代文艺话语创新应当紧跟社会发展需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从中国文艺发展实际出发,反映新时代中国文艺界所取得的成就,彰显新时代的精神气质,力争提出原创性思想和标识性概念,创新发展中国文艺话语。

在与谈环节,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王银辉与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裴萱就自身的研究经历,分享体会;互动环节时,张清民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耐心的回答。而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负责人赵慎珠从概念内涵、历史方位与实践关切三个角度,对本场讲座的内容进行总结。

特别声明:本文为大象号创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大象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打开大象新闻APP
期待你查重0%的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