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象新闻APP

怀抱梦想 脚踏实地

企业调研报告《“企”航》:这里的瓷器会“唱歌”

河南新闻2023-04-27 18:31:26

它们是河南的“金名片”;它们是细分领域的领头雁;它们有绝活一招鲜。它们或直道冲刺,旨在更高更强;或解决“卡脖子”难题,打破国外垄断;或转换新赛道、柳暗花明又一村……河南有数不清的优秀企业,它们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产业转型和升级成功的重要标志。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中心推出大型企业调研报告——《“企”航》,以优秀企业为样本,聚焦新发展格局下企业转型升级,破冰突围,探索河南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今天推出《这里的瓷器会“唱歌”》:  

在河南博物院有一件顶级“国宝”: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这件全球唯一的珍品出自平顶山。平顶山汝州、宝丰一带曾经是宋代汝瓷的烧制基地,蟒川河从这里蜿蜒流过,八百年前这里就有着十里蟒川河十里大窑厂的盛景。如今,当汝瓷技艺从历史当中被唤醒,汝瓷产业也迎来新生。

北宋五大名窑中,汝窑名列首位。汝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有“汝窑为魁”之誉。相传宋徽宗曾做过一个梦,梦到远处雨后空中泛出一抹好看的天蓝色,于是他就下旨让工匠们烧制: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最终,唯独汝窑的瓷匠把这抹天蓝色烧制了出来。

汝瓷行里有句俗话: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这抹天蓝釉多难烧呢? 传说它必须在下雨天,遇到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才有可能烧制成功。这除了娴熟的技术,还多少需要点缘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君子:“它的特征是天青色,玛瑙釉;看似薄,摸实厚;芝麻钉,釉裹足;体轻巧,内含秀;香灰胎,蝉翼纹;晨星稀,润如玉。它有着似玉非玉的神似感和厚重感,看上去嘞,非常养眼,含蓄内敛。”

由于战乱,汝窑烧制时间不足二十年,传世不多,南宋时,汝瓷已经非常稀有,汝瓷技艺从此中断800多年。新中国成立后,临汝县汝瓷一厂汝瓷试验小组在无数次的试验中汝瓷天蓝釉得以复烧成功,填补我国古陶史上的一项空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廷怀:“汝窑的所有窑中,又以汝窑真品最为难得。‘纵有家财万贯,不及汝瓷一片’这一句民间俗语,就道出了汝瓷的珍贵。”       

进入21世纪,宝丰县清凉寺北宋官窑遗址、汝州市张公巷北宋官窑遗址、严和店窑址相继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9家汝瓷企业被授予汝瓷地理保护产品专用标志,汝瓷产业焕发新活力。李廷怀:“我们2012年以前用浸釉,现在我们自己研究个小钳子、小镊子,你跟这样顶上有个抓,钩子就快,这个指头印儿没有了,痕迹很小了,也缩短工时提高质量。另外呢,我们搞一种喷釉机,有些大件你拿不动就用机器。现在我们的精品占30%左右,2300多个品种,光我们展厅归我一人管的,超过7000平方。”

目前,整个平顶山地区有各类汝瓷研究、生产及销售单位476家,年产值达17亿多元,产品远销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英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会唱歌”的汝瓷蜚声中外。宝丰县汝窑瓷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吕艳慧:“今后,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在培养人才,带动企业的创新设计,培育他们品牌、市场竞争能力,带动我们汝窑陶瓷产业的发展,把这个优秀的文化能够传承发扬好。”

记者手记:

采访中,记者感受最深的是汝瓷匠人们的“守正创新”。随着汝瓷研发、文化交流、产品贸易、旅游体验的不断拓展,汝瓷产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十四五,河南要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文旅融合怎么深化?文旅产品如何“出圈”?“守正”是根本,“创新”是关键。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大省河南正顺势而为,趁势而上,用更加动听的方式讲好河南故事。

背景链接:

汝瓷,盛名于北宋,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因产于河南汝州一带而得名,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发出“发掘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的指示,自此开启了汝瓷研究与生产的春天,自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汝瓷由失传到全面恢复,生产规模从无到有,汝瓷行业从小到大,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也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大象新闻广播中心出品)

特别声明:本文为大象号创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大象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打开大象新闻APP
说两句 好运来...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