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调研报告《“企”航》:“种”出来的“硬核”产业

河南新闻2023-04-25 11:32:34

它们是河南的“金名片”;它们是细分领域的领头雁;它们有绝活一招鲜。它们或直道冲刺,旨在更高更强;或解决“卡脖子”难题,打破国外垄断;或转换新赛道、柳暗花明又一村……河南有数不清的优秀企业,它们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产业转型和升级成功的重要标志。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中心推出大型企业调研报告——《“企”航》,以优秀企业为样本,聚焦新发展格局下企业转型升级,破冰突围,探索河南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今天推出《“种”出来的“硬核”产业》:  

跟铅笔芯相似的碳粉能“种”出钻石,你相信吗?如今,在全球人工培育的钻石里,有将近一半产自中国,其中的80%又产自中原大地。本质上没区别,外形上一样闪耀,价格却只有天然钻石的三分之一。“钻石自由”背后,是河南庞大、完善的超硬材料基础。

说起钻石,我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那句“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广告语。曾经,钻石以稀缺而倍显珍贵,现如今这个“高大上”的全球大生意中,河南所生产的钻石已经占全球钻石产量的40%,占中国钻石产量的80%。黄河旋风超硬材料事业部合成五厂办公室主任梁辉:“在我手中的方块就是培育钻石的原材料,它生产于我身旁这台六面顶压机当中,它生产的条件需要这台六面顶压机达到6万个大气压强,以及温度保持在1300~1500度之间,其中1万个大气压强就相当于一头非洲野象坐在一个人的手指头上。”

黄河旋风的厂房内,500台缸径750的六面顶压机平稳工作。在电脑的操控下,柔软的石墨,在高温中被“千锤百炼”,“脱胎换骨”,变成了世界上硬度最高的钻石。黄河旋风钻石事业部马跃:“你能相信它是种出来的吗?培育钻石是通过科技手段模拟天然钻石在自然界中的生长环境,在实验室中人工培育而来,这是一颗实验室培育钻石毛坯经过打磨之后,它就会变成闪闪发亮的钻石。在物理化学光学等特征上,实验室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是一模一样的。”

河南钻石的传奇故事要从上个世纪60年代说起。钻石的原石,也就是金刚石,人送外号“材料之王”。作为自然界已知的最硬材料,它在机械加工、石料加工、石材加工、地质勘探、石油钻探等工业领域都必不可少。黄河旋风董事长庞文龙:“我国超硬材料产业经过60年的艰苦奋斗,现已成为世界超硬材料生产大国,其人造金刚石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已经具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其相关的制品是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芯片产业、汽车制造等重要领域,实现精密、超精密加工的关键必备工具。”

金刚石行业有句话:“世界金刚石看中国,中国金刚石看河南。但上世纪50年代,人造金刚石的生产技术还被国外垄断,当时郑州三磨所被委以重任。三磨所退休研究员孙少华:“原来刚解放以后,我们国家的金刚石是受制于国外的,我们的精细加工是做不到的,从立项到1963年,我们生产出来研制出来我们国家第一颗人造金刚石,从此我们走向了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道路。”

从受制于人,到输出全球,河南作为我国超硬材料及制品产业的发源地,加强支持引导,优化产业体系,发布了《河南省加快材料产业优势再造换道领跑行动计划(2022—2025年)》,要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万亿级新型材料产业集群,推动超硬材料产业由大变强,向高精尖发展。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秘书长孙兆达:“到2025年超硬材料行业将依托于全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以及河南省金刚石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开发新型的金刚石功能材料,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左右,上市公司达到15家左右,全球超硬材料重要的供应基地和地位更加稳固。”

记者手记:

 从空间站宇航员的防辐射面罩,到南水北调工程巨型盾构机的钻头,河南制造的人造金刚石作为最锋利的“工业牙齿”,揽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瓷器活”,为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半导体芯片等国家重大关键领域拓展应用,突破技术瓶颈提供了“精良利器”。采访中,记者看到了我国超硬材料行业从0到1,直到站上了全球顶端。随着不断创新,一颗人造金刚石撑起了中国的“硬核”产业。

背景链接:

 以金刚石为代表的超硬材料,被誉为“最硬最锋利的工业牙齿”,也是公认的“终极半导体”。超硬材料产业是河南最具特色的产业,与这个行业关联的研究所、高校、出口机构、设计院以及龙头型企业大都聚集在河南,也正因此,河南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超硬材料产业链,并逐步占据了世界绝对优势地位。作为我国超硬材料的发源地,目前全球80%以上的人造金刚石均产自河南,70%以上的立方氮化硼产自河南,可以说河南拿捏着全球超硬材料的命脉。

(大象新闻广播中心出品)

特别声明:本文为大象号创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大象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打开大象新闻APP
说两句 好运来...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