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象新闻APP

怀抱梦想 脚踏实地

荥阳织机洞,郑州人的第一个家,距今10万年的“不动产”

大象新闻2023-04-21 09:50:30

引言

适逢农历三月三“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即将举办,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特别推出专题《过去,郑州人“家”》。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人文始祖日月同辉。西汉陆贾《新语》云:“天下人民野居穴处,未有屋室,则与鸟兽同域,于是黄帝乃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 时逝如川,生民永记,考古从来不是挖宝,记录当下,也是记录历史。而建筑是历史永恒的音符,当歌曲和传说都缄默的时候,只有建筑会说话。大象新闻试图从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上的居住方式与建筑技术特色,来诠释中华文明是世界上的原生文明。用郑州人自己的视角,探询哲学的终极灵魂三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因术业非专攻,文中定有亏据欠妥、词不达意之处,并请专家学者指正。

专题涉及的“景点”,均在郑州属地。从穴居洞藏的“复式别墅”,到木骨火成的陶瓷“三室一厅”,再到泥堆版筑的巍峨大城……郑州人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延绵数千年的辉煌建筑史。

由于辉煌的历史太过久远,以致于作为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与其他古都相比,在地面遗存方面显得有点寒酸。如何讲好古都故事?希望本组报道能抛砖引玉,为正在建设的郑州商都文化区提供更好的思路。

大象新闻记者 申子仲/文图 视频 徐翯浩/剪辑

迄今探明的郑州人第一套住房,名叫“织机洞”,就在荥阳市崔庙镇王宗店村一座土石山丘的半山腰。这个硕大的洞穴,被称为“中国第二洞”“河南第一洞”。10万年至1万前年前,乃至秦汉时期,郑州人的先祖们就在此扎堆群居。茹毛饮血而衣苇皮,披荆斩棘战天斗地,过着天天吃烧烤的原始共产主义“幸福生活”。

第一次听说织机洞

记者第一次听说“织机洞”,大约是10年的事了。

初闻“织机洞”一名,还误以为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加工被服的军工厂,属于红色旅游景点。异想天开地想象大概是智慧的我军,为了躲避敌机轰炸,所以选择了栖身洞穴艰苦奋斗。乃至现场,才发现相差了10万年。

当时政府已经修缮了便于游览的青石台阶及护栏,估计本意是想打造个吸引人的景区。

奈何史前文明确实难以吊起现代人的胃口。这景观,说自然不自然,说人文不人文,凸显“鸡肋”。洞口大开,却“家徒四壁”。就一个洞,黑漆马虎的,审美疲劳瞬间来袭。当时就奇怪这里为啥叫“织机洞”,明明就是个洞,和织机哪来半毛钱的关系。

4月17日上午,记者按照导航自驾再探织机洞。发现这里的主体景观,和10年前并无二致,依旧是山闲林幽,鲜见游人。但因为有了10年来的知识储备,些许也能看出点门道。加上织机洞周边的交通环境,变化之大令人慨叹。于是,故地重游的心情,便大不同往日了。

300平米的“复式跃层豪宅”

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取道国道310,在荥(荥阳)密(新密)公路交汇处不远的山谷地段,顺着一段不宽的新修水泥路面七扭八拐,便到了崔庙镇白赵村与王宗店村的交界。

由于沿途没有显著织机洞路标logo,单凭导航很容易“跑偏”。

织机洞所在位置,隶属王宗店村的地界。70多岁的村民徐老先生告诉记者,此村名为“王宗店”,实则姓王的很少,最多的是翟姓、陈姓、朱姓。织机洞所在的山脉,以前与白赵村连在一起的,上世纪九十年代石子厂炸山取材,此段山脊被夷为平地,“就是为了保护织机洞,政府把炸山的给撵跑了。”

山势不高,山脚下麦苗正青。由于洞口在半山腰位置,需要攀爬蜿蜒的石阶踏步。

石阶前有一处南北朝时北齐的石窟,洞口小得可怜,目测不足两平方米,旁立“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山丘不高,蜿蜒的石阶,总共不足百级,爬上去神闲气定,很难油然生起“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宏大叙事豪情。

织机洞天然形成,洞口开阔,高约5米,宽过10米,进深20多米。洞外有一小片“阳台”,洞内高台错落,陡峭难登。如果不计算“公摊面积”,这是一个实用面积300平方米左右“复式跃层豪宅”。洞口一侧有条极其狭窄坎坷的羊肠小道,冒着危险还可以爬上复式“二楼”。记者猫着腰爬上去,抬头可见上方有一眼天窗,阳光散落下来,恍惚间有种时空穿梭的奇妙感觉。

谁发现了织机洞

关于织机洞的发现,前人之述备矣。大致梳理如下:

1967年,在王宗店村教书的张明森,对学校附近的织机洞产生了兴趣,怀疑曾有人类在此穴居,但又不确定自己的判断。1983年,张明森偶然向郑州大学历史系教授荆三林提及此事,二人相约进洞考察,结果竟发现了一些手工打制的石器。于是向河南省及国家文物部门汇报,希望引起重视。由于资金不足,考古并未深入。

1984年至1986年,郑州市全域进行过一次文物普查,当地文化站的张怀清在织机洞附近搞调研,捡到了一块陶片,顿觉大有文章,便再次逐级上报。

后经报国家文物部门审批,从1990年起,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松林带队,开始系统挖掘,从而揭开了织机洞的神秘面纱。

“那几年考古的人来了好几批,他们人手不够,还花钱雇村里的劳力去帮忙,就是拿小铲子挖土,一天工资好几十块。挖出来的东西都塞进麻袋里拉走了,谁也不让看。”村民徐老先生神秘兮兮地告诉记者。

一天三顿小烧烤

通过多年的挖掘,可确定这里至少在10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已经挖掘的地层堆积可分为23层,自下而上可见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包括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遗迹,至上层还发现有秦汉时期文物。

洞中发现17处用火痕迹,最大的火堆遗迹50多平方米,其中残存烧过的骨头。在旧石器中晚期堆积层,发现石制品2万多件,其中1055件刮削器具,外表粗糙,未经打磨。主要用途是割兽皮、切肉、打猎、雕刻。

各层面还发现了大量化石,包括肿骨大角鹿下颌骨、斑鹿角、鸵鸟蛋片、犀牛骨化石,以及鬣狗粪化石。

根据地质学家的人类起源认知体系,织机洞穴居人应该出现在第四纪冰川融化期,当时郑州邙山以东是一片泽国,由于火山爆发频繁,形成了荥阳织机洞、新密神仙洞、巩义雪花洞等溶洞。而地质变化造成的温暖湿润亚热带气候,更适合“光膀子”的古人类栖身。

织机洞山脚下,有一条干涸多河床。村民们说,这条河本来有水,一路向北流,后逐年干涸,只在汛期多雨时节,才能看到细流。前年暴雨,大水忽来,路桥被毁,“现在的水泥路面和小桥,去年9月才修好。”

洞穴可休息、聚餐、做工;森林可狩猎、采摘、砍柴;山下有水流,可捕鱼、取饮,甚至泡个澡。

据此浮想联翩,织机洞郑州古人类的小日子,那是相当的“绿色无公害”,加上“最高级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郑州人最古老的生活,可谓是“冷穿兽皮热泡澡,打猎捕鱼满山跑,神仙洞里乐逍遥,一天三顿小烧烤”。

为啥叫“中国第二洞”

根据织机洞出土的大量石制品,有专家推测这里除了栖身,还极有可能是一个“石器加工厂”。先祖们将采集的石块带到这里集中加工,批量生产。这大概算是最早的“工业化体系”吧。

而作为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的目的,主要是解决“柏拉图三问”中的前两个问题,即“我是谁”“我从哪来”。织机洞的“物证意义”,就显得非常严重和严谨。

织机洞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第二”“河南第一”,是因为针对东亚地区现代人类的起源问题,历来就有“本土多地区起源论”和“非洲起源论”两种假说。此前的1929年,在周口店龙骨山猿人洞中,发现了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将我国最早的人类化石历史,向前推至距今近50万年。而织机洞的发现,进一步充实了时间链条。

正是因为古人类洞穴的不断发现发掘,将“中国人是从中国最早的猿人发展而来的”这一观点,在时间链条上延续贯穿了起来。

“织机”大名何来

当地附近村落,至今广泛流传着七仙女织布“扶贫”的神话传说,尽管听起来很美,但这种“大忽悠”着实不足为信。

提起“织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两位女性大V:一位是轩辕黄帝的大老婆嫘祖,一位是家喻户晓的黄道婆。

先说黄道婆,只能算是引进和推广先进设备、大幅提升布料质量的“巾帼科技先进人物”,况且她老人家是游历海南的上海人,跟咱河南八竿子打不着。

嫘祖其人,《史记》《水经注》都有所录,尽管传说的成分很大,但好歹也是有文字记载的。有关嫘祖故里,全国多地有争,包括山西、山东、四川、江苏、湖北等等。仅在河南,也有荥阳、开封、西平三种说法。个人比较倾向于荥阳或开封的说法,因为轩辕故里在新郑,老婆大概也不会离得太远。

至今,毗邻织机洞的荥阳庙子乡环翠峪,还持续着一年一度的“嫘祖文化节”。

而我国最原始的织布工具,至少出现在五六千年以前,也就是“距织机”,或者叫“腰机”。这种原始织机,出土较多的为新石器时代,比如陕西半坡遗址,就出土过原始先民使用过的纺纶、骨针、骨刀、古锥、织机。时代的契合,也许就是织机洞名称的由来。旧石器时代,织机洞是一个家,也是一处制造石器工具的小工厂。新石器时代,会不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成了一个“纺织作坊”。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遗憾的是,织机洞至今并未发现早期人类的骨骼化石,也没有发现织布机一类的工业文明痕迹。以至于不少游客至此仰天长啸,急切地大声询问“织机呢?织机在哪?”

记者采访那天,正逢崔庙镇的领导带队到织机洞打扫卫生,说是为了帮助王宗店村创建五星级支部。有干部告诉记者,织机洞很深,以前被淤泥和石块堵塞得厉害,截至现在已经探进的20多米,估计才有一半,“将来肯定还得发掘,具体啥时候就说不清楚了。”

更多的谜底,还有待一步步深挖。

和10年前比起来,记者最为感慨的,是这里外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国道310、国道234与荥密公路交汇处在建的高架立交,路网拔地而起纵横交错,颇有“欺山赶海葬落日”的恢弘气势。一边是10万年前穴居人类的历史积淀,一边是现代交通网的突飞猛进。这种沧海桑田的穿越感,不由得想起伟人的名篇佳句,真是“织布神女应无恙,出洞当惊世界殊”。

回眸织机洞,仰望立交高架,天边飘来“故乡的云”,似在不停地召唤,无论身处何地,都不要忘了自己的根。

 

特别声明:本文为大象号创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大象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打开大象新闻APP
说两句 好运来...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