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象新闻APP

怀抱梦想 脚踏实地

理论中心组会议上,惠济区请企业家给全区干部“上课”|郑州观察

大象新闻2023-03-24 09:42:39

大象新闻记者 宋迎迎 陈郑伊

拼经济,提振信心,如何让企业家感受到“自己人”的温暖,郑州市惠济区最近动作连连。

3月20日,惠济区召开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扩大)学习会议,把民营企业家请到现场,为领导干部讲了一堂数字经济的课。

企业家进理论中心组会场,可以说是把企业家当自己人的真实写照。而像这样接地气的举措,今年以来,惠济区还有不少。这背后,不仅是拼经济的决心,更蕴含着换道领跑、转型升级的深思考。

企业家登台,见证发展思路之变

企业家讲课,讲什么?

数字经济。

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学的都是改革发展的重点、关键点。惠济区当天的会议主题,也是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这样的主题下,请企业家讲数字经济。足以看出,惠济区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所抓的“点”,是转型发展与民营经济。

在市内六区中,惠济区紧挨着黄河,因为生态优势,一直被看做郑州的“后花园”。

这样的贴标签再加上土地因素的制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的步伐。

对惠济区的现状,区主要领导有着深刻认识:虽然转型的脚步从来未停,但“标兵渐远、追兵紧逼”。

要实现赶超、领跑,必须依靠产业转型。

区委四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产业立区、创新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和谐安区”成为惠济区扬帆起势的关键词。着眼未来五年发展,惠济区谋划新一代信息技术、双碳科技、智能制造等六大主导产业,布局了花园口新兴产业园、古荥智能制造产业园两大产业园区。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惠济区委书记魏东在讲话中透露,随着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三区三线”划定,惠济产业用地新增2.5万亩,用地矛盾得以彻底化解,发展空间得到极大拓展,“空间优势”真正转化为“后发优势”。

而这,正是惠济区大抓产业、招商引资的核心底气。

拼经济,有思路更要有姿态

拼经济,不仅思路转,思想作风也要转。

以往人们对惠济的印象主要是生态,现在要招引智能制造、双碳这样的未来产业,惠济区凭什么?

从今年以来的“大动作”来看,一是“诚”,二是“专”。

年初召开的惠济区2022年度总结表彰暨2023年重点工作推进会上,惠济区主要领导当众表态,对依法依规经营的企业,要做到“三个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并叮嘱全区领导干部,光明磊落地为企业排忧解难。

上周,区长李伟光更是带着全区18家相关单位,与来惠济考察的全省青年企业家面对面座谈。恳切之心,可见一斑。

惠济区还要求招商干部,不能只知道罗列“优惠政策一二三四”。必须要“懂行”,要能够与客商交流、沟通,在产业定位、企业发展等问题上要能“对上话”,谈出行业、业内的“门道”;围绕打好打赢“经济攻坚战”,出台“1+5+N”配套产业扶持政策体系、“1371530”工作方法。责任单位接到线索分配后,要在1个工作日内与企业对接……30个工作日内完成框架协议签订,跑出“惠济加速度”。

不甘当“后花园” 惠济区全力冲刺跑

“拼经济格局下,只有产业才是发展的硬支撑。对惠济区这样的主城区而言,生态宜居,确实能够为区域发展增色,但肯定不是发展的主色调。”中国产业聚集研究专家杨建国对记者表示,惠济区交通便利,又有大量的产业用地,发展新兴产业不需要“腾笼换鸟”,因此只要思想转变快、作风跟得上、措施得力,起步发展势头一定很快。

数字很能说明问题:2022年,惠济区六大主导产业共签约项目27个、签约额383.8亿元,新开工项目22个、投资额289.6亿元,招商引资全市考核排名跃升5个位次。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郑州市科技型企业认定数、技术合同成交额登记数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213%、204%、109%,均创历史新高。

着眼下一步工作,惠济区如何按照区委全会、区两会定下的转型之基,快跑、加速跑?

区委书记魏东面对全区干部的讲话,给出了答案:保持思想解放的常态,走出思想“舒适区”,做到思想观念上“更新换代”,能力素质上“升级换挡”,工作方式上“提质增效”,努力以思想破冰,推动改革破题、发展破局。

惠济区,一场从“后花园”到“主阵地”的冲刺已经开始。

【大象微评】双向奔赴 用诚心呵护自己人

全国两会下团组,习近平总书记言之切切:“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

两会结束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为的,就是让党员干部走出办公室,真正为发展解难题。

党员干部俯下身,企业家走上台,这样的“双向奔赴”,正是河南落实总书记嘱托、全力呵护自己人的真实写照。

特别声明:本文为大象号创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大象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打开大象新闻APP
说两句 好运来...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