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象新闻APP

怀抱梦想 脚踏实地

大象述评丨红旗渠水何以奔流不息

大象新闻2022-10-30 19:36:04

近一个甲子过去,万丈悬崖下、深山峡谷中的“人工天河”,依然动人心魄。

在那个经济困难、自然灾害频繁的年代下,要在太行山脉靠手凿出一条水渠,难度不亚于愚公移山。

迎难而上,信心何来?红旗渠水何以奔流不息?

一、逻辑起点

“山谷涌清泉,吃水不出村。”上世纪60年代的林州(原林县),“通水”就是村民们最大的愿望。

十年九旱,苦熬还是苦干?

林县人民没有选择“摆烂”,林县的干部也没有选择当“太平官”。而是选择一条最难的路:开山凿渠、引漳入林。

1960年正月,寒风凛冽中,时任县委书记林贵带领3.7万名林县干部群众挺进太行。

十万修渠大军,前仆后继,鏖战太行,终于在1969年修成了红旗渠。

1500公里的红旗渠,带来的不仅是水源,更让“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镌刻在一块块太行山石上,融入一滴滴红旗渠水中。这种精神成为了林州人民的“传家宝”,鼓舞着林州人谱写出“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四部曲,实现了林州由山区贫困县向现代化新兴城市、生态旅游城市的跨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这一精神的逻辑起点,正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任何时候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二、必由之路

红旗渠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造的世界奇迹,也是新中国一路走来爬坡过坎、砥砺前行的缩影。

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

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林州人民迸发出奇迹般的力量。他们不等不靠,自备工具、自带口粮、自建营房、自搭炉灶,自己烧石灰、制水泥、造炸药……几乎家家都出了人工。在长达十年的建设过程中,当地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牺牲。

是什么支撑着他们鏖战十年?当地流传的顺口溜,或许揭示了答案:

“干部能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干部能流一滴汗,群众的汗水流成河”。 工地上,党员干部们总把苦活累活留给自己,领取物资时却把群众推到前面。舍己救人的共产党员李改云、为红旗渠献身的工程技术人员吴祖太、带头实干的好连长石文祝、艰苦奋斗的五好施工员路银、除险英雄任羊成……

红旗渠之所以突破重重困难修建成功,是因为当地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团结成了“一块坚硬的钢铁”。

团结奋斗,是红旗渠成功修建的秘诀,也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进入新时代这十年,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三、代代相传

通水50多年,红旗渠精神也流淌了半个多世纪,红旗渠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

红旗渠青年洞,地势险要、石质坚硬,是红旗渠建设最艰巨的地段。要除掉险石,要在崖上飞荡数次,才能荡进虎口。“虎口拔牙”的艰巨的任务,正是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用1年5个月的时间完成的。

在红旗渠的建设中,13岁的张买江在父亲牺牲后走上修渠路,直到带回清水;如今,他的儿子张学义也成了新一代的护渠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50多年前,修渠先辈把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太行山上。半个多世纪以来,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传遍了神州大地。

从青藏铁路的施工现场,到南水北调的建设工地,再到港珠澳大桥在大海中打下桥墩……靠着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我们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跑线上,年轻一代正接过新时代的接力棒,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要克服困难艰险,经得起重重考验,就要继承和发扬宝贵精神,摒弃骄娇二气,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

时代在变,初心使命不变。

当第二个百年向青年一代“出卷”,我们的答案仍然和半个世纪前一样,那就是:用艰苦奋斗的斗争精神,让伟大事业薪火相传,让中国梦早日实现。

特别声明:本文为大象号创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大象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打开大象新闻APP
说两句 好运来...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