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市灾后重建情况如何?交通、住建、水利部门作答

大象河南2022-03-28 11:18:49

大象新闻记者 冯晓玉 河南广电融媒体记者 刘素云 实习生 刘海洋

去年7月中下旬,卫辉市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灾情严重,举国关注。社会各界与卫辉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如今卫辉市灾后重建进展如何?

3月28日,在卫辉市经济社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就大家关心关注的卫辉市灾后重建方面,卫辉市相关部门介绍了具体情况。

遭遇洪涝灾害后道路损毁严重,就农村公路灾后重建方面,卫辉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崔福明介绍称,灾情发生后,卫辉市交通运输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立即成立抢险保通、安全排查、灾后重建3个党员突击队,第一时间组织灾毁公路抢险保通工作。共投入工程技术人员1500多人次、工程机械800多台次,连续奋战、多点作业,在十天时间内,抢修县乡村道路166条,286公里,以最快速度保障了人民群众安全出行。

随后,积极申报谋划灾后重建项目232个,其中道路204个,468.9公里,桥梁28座,2337延米,总投资12.86亿元,2021年9月初已被纳入全省计划,9月底全面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道路项目116个,208公里,桥梁3座,45延米,完成投资5.4亿元,计划6月底前完成所有项目。

住建部门了具体实施了哪些工程项目?卫辉市住建局局长尹仝侠介绍称,卫辉市住建局按照市委、政府工作要求,全力开展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一是补短板,完善城区防汛功能。为了补齐城区防洪排涝能力短板,快速实施了总投资约9700万元的城区防汛通道整治、老孟姜女河清淤工程、老卫河清淤工程、城区防汛泵站建设等防汛设施提升项目。目前,卫辉市城区防汛通道整治工程建设项目(东关排、北关排防汛通道)、卫辉市老孟姜女河(东湖-健康路)段清淤工程正在加快建设,预计于5月底完工。老卫河清淤工程已全部完成,改道征地进展顺利情况下,预计5月底前完成。

二是强基础,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总投资约1.75亿元,实施了太公路、友谊路、眺行街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德胜桥再生水厂灾后恢复,东关污水处理厂灾后恢复等5个项目,目前太公路、友谊路、眺行街主路面已完工通车。其余工程建设正在有序推进,计划6月底前完工。

三是树形象,打造卫辉城市亮点。谋划了总投资约1.65亿元的全市绿化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共涉及12个游园和18条道路绿化。目前正在对顺城关公园、卫洲广场、镇国塔游园、比干路游园、双河游园、文财园等6个游园和比干大道、建设路、击磬路、学院西路、行政路、和平路、西干道等9个路段进行绿化施工,已完成清表13.14万平方米,栽植乔灌木2437棵,地被植物7.8万棵。

水利方面,卫辉市水利局局长崔庆帅介绍称,卫辉市多举措重塑水利设施内外筋骨,再建洪涝灾害防御之网,努力打造水患无忧新卫辉。

一是完善提升防洪除涝体系。聘请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卫辉市防洪排涝规划和应急工程实施方案,全面提升城区防灾减灾能力和安全水平。聘请河南省豫北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柳围坡、良相坡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方案,加强防洪堤、围村堤、退水通道、撤退道路建设,提升蓄滞洪区防洪避险能力。

二是加快灾后水毁工程修复。按照“先应急、后提高、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对相关部位开展应急抢修和修复。灾后卫辉市水利行业谋划实施107个项目,总投资 2.91亿元。目前已经全部开工建设,竣工项目已达到93个,累计完成投资1.98 亿元,其他水毁修复工程预计2022年5月底前将全面完工。

三是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安全。洪涝灾害发生后,快速启动安全饮水应急响应,在城乡居民安置点通过分发瓶装水、桶装水给受灾群众解决临时安全供水。同时邀请省水利专家现场勘查指导,制定灾后饮水安全应急方案。对遭受水灾较重的120个村水质进行连续检测,投资268.04万元实施应急供水工程,通过安装临时管道、洗井、清污、消毒、购置水泵、安装消毒柜等措施,确保了过水村庄全部实现安全供水。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安全饮水保障水平,谋划了总投资2.43亿元的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该项目将解决109个村、14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预计5月份全面开工。

四是开展农田水利大会战,确保粮食安全。为解决洪涝灾害对农田水利设施造成的影响,实施农田水利项目13个,总投资10.35亿元。通过采取县级提供机械费用、乡村组织实施、群众广泛参与的项目推进方式,出动钩机12000台次,人工10万人次,开挖疏浚沟渠833.8公里,修复农田水利设施6.47万处,治理河道37.5公里,保证了50.01万亩小麦全部按时完成播种。

 

特别声明:本文为大象号创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大象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打开大象新闻APP
期待你查重0%的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