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象新闻APP

怀抱梦想 脚踏实地

政法卫士仝新华:砥身砺行铸法律之盾,殚精竭虑守为民初心

猛犸新闻2021-12-26 11:31:46

大象新闻记者 慕嘉烜 通讯员 赵栋梁

紧紧攥着的那支笔

20211210日,周五,上午9时许,已连续加班两个星期的仝新华,手里握着一支笔,像往常一样低着头,翻看着桌面上那一摞摞案卷。此时的他,因劳累过度,突发性脑出血,意识开始逐渐模糊。当医务人员将他抬上担架的时候,他的手中依然紧紧地攥着那支笔,久久不愿松开,就像他人生的缩影,三十余年对责任与信念的坚守,对理想和奉献的执着。

尉氏县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四级高级法官仝新华,病倒的消息,很快传遍尉氏。在这个曾经是焦裕禄同志早年工作过的地方,到处被焦裕禄精神浸润和滋养着。

1989年,仝新华从尉氏县人民法院书记员开始做起,历任助审员,审判员,水坡人民法庭副庭长、庭长,办公室主任,审委会委员,政治部主任,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等岗位。他也从一个风度翩翩的年轻小伙,成为了一个头上夹杂着白头发的政法老兵,岁月的变迁并没有带走他的信念,日渐褶皱的皮肤也没有侵蚀他的精神,无论在什么职务,无论在哪个岗位,始终不变的是他对国家法律的敬畏,不变的是他为民服务的初心,不变的是他曾在国徽下许下的庄严承诺。

正如那本已经发黄的工作笔记的扉页上,他用刚劲的钢笔字端端正正地抄录着焦裕禄同志那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的名言一般,时刻不忘理想,时刻念着群众,时刻准备奉献。

“土味”朋友口中的“三件宝贝”

仝新华有很多“土味”朋友,水坡村77岁的老汉王三友就是其中一个。在他的记忆中,仝法官有三件宝贝:草帽、水壶和自行车。扎根基层的那十年,只要有这三个宝贝,他一天能走十多个村子。不管听说哪有蹊跷古怪的案件,不出三天,你保准能看见他。时间长了,王老汉和村民们也和这个时常出现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搞调查的年轻法官混熟了。仝法官说了,多方面倾听群众的看法,才能了解和掌握事情的真相,断案时才有理有据,让双方都心服口服。

王三友回忆起当年邻村有名的舅甥案,“因为一辆卖凉皮的小推车,俩人都为了“争一口气”谁也不让谁,最后硬是让新华给断得心服口服!”原来,外甥媳妇未经老舅同意,就将老舅当年用来挣家业的小推车推走做生意,老舅要了几次没要回,一气之下就把外甥告上了法庭。多年过去,小推车早已报废,舅甥二人为了要回一个虚面子谁也不肯让步。仝新华多次往返于舅甥两人家了解情况,整整一个大伏天,仝新华的脸上硬生生被晒掉了一层皮,即使多次劝说未果,他也从未想过放弃,一次又一次地骑着自行车来回辗转,继续苦口婆心地好言相劝,最终让他们冰释前嫌。

在基层法院工作的十年间,他的皮肤黑了,乡亲们的法治意识更强了;他的头发白了,他的辖区却更加安定了。十年里,他审理的案件中,没有一起冤假错案,没有一起上访缠诉案件,更没有因审理不当而导致矛盾激化的现象发生。仝新华用十年的心血,维护了辖区群众的合法权益,也树立了法治的权威。

从未提起过的那个清晨

在担任院办公室主任期间,仝新华多了三重身份。领导说他是好参谋、同事称他是好帮手、年轻干警喊他老大哥。

有人曾见过老大哥的抽屉里曾放着一个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了很多院里干警在生活或工作中的困难,每一条他都认认真真地记录下来,然后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甚至有些干警随口一说的事情他也会格外重视。

民事审判二庭法官杨铁池第一次和同事们讲起自己第一天上班的那个清晨。那天吃过早饭,杨铁池和爱人推着自行车往汽车站赶,车上绑着大包小包的被褥、衣服和其他生活用品。因为距离法庭有20公里远,只有搭上早班车才能保证不迟到。刚上公路没几步,一辆小型客货两用车从后面开过来,停到我跟前。一位身着法院制服、戴着眼镜、中等身材的男人一边下车,一边笑着问我,你是铁池吧,赶紧上车,咱一块去单位。杨铁池仔细一看,想起来了,他就是昨天下午报道时见过一面的领导仝新华。正犹豫时,这个领导已经开始将自行车上挂着的行李一件件往车上抱。这个画面杨铁池说自己能记一辈子。“我觉得很温暖,法庭就像我的家,仝院长就像我的家人,我没有理由不好好工作。”后来,杨铁池才了解到,由于当时条件落后,车辆极少,为了接自己上班,仝院长联系了一圈才找到一辆去县城拉货的车,自己忙得连早饭都没顾上吃。

“想要做好法院的后勤工作,必须做到参谋服务质量要高,办文办会考虑要细,协调关系能力要强。” 仝新华时常嘱咐办公室和政治部的同事,服务好服务好审判工作是后勤工作的最终目标。

为此,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大到安排一次会议、起草一个工作报告,小到接听一个电话、传递一个文件,他都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快速高效。

据记者了解,仝新华在任办公室主任和政治处主任期间,尉氏法院连续3年被省高院评为法制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连续4年被省高院评为司法统计工作先进单位,政治处也被省高院授予优秀政工部门。他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并被开封市委、市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称号。

法官私家车里的那群老年被告人

20206月,尉氏法院收到12起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案件。来自周边7个乡镇的12名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在院子空地和田间地头分别种植了几百株乃至几千株罂粟幼苗而成为被告人。因是一个系列案件,涉案人员较多,且以前也没有办理过此类案件,刑事审判庭庭长张宇找到仝新华汇报情况,并讨论下一步的审判打算。

当时仝院长问我准备如何处理,我说依法可以判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仝院长说,这个案件涉及的都是老人和妇女,属于应该被关爱的弱势群体,如果他们认罪态度好,我觉得以教育震慑为主,可以从轻处罚。仝新华告诉张宇,农村老百姓法律意识淡薄,但都是很好的宣传员,回去后他们对非法种植大烟的宣传效果会很好,很大程度上会让很多人民群众认识到种植大烟的违法后果,有利于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对此类情况的管理。

当天下午,12名被告人就来到法庭,仝新华要求张宇务必在当天完成庭审。审理时,仝新华也在旁听,因人数较多,晚上7点多了还没结束,张宇说,自己看见仝院长离开法庭,以为他回家了,但是过了一会儿又回来了,他以为仝院长可能回家吃完饭又来了。晚上9点左右庭审结束时,仝院长突然起身对12名被告人说:老乡们,天这么晚了,大家也都饿了吧,大家都出来,我给大家弄了点吃的,大家先填饱肚子。张宇出门一看,仝新华竟然为被告人买了两大袋子面包,方便面,牛奶,火腿肠等食物。有的被告人刚开始还不好意思,仝院长说,赶快吃吧,人是铁饭是钢。说着他自己也撕开一袋面包,掰了一块填进嘴里。”张宇回忆说,在大家吃东西期间,仝院长又问他们是咋来的,听说他们是坐公交车来的,一回还要想法找人接他们回去时,直接表示要安排统一送大家。当时很多人都说不用了、不用了,但仝新华有自己的坚持。“别以为你们犯罪了,就觉得不好意思,庭上我也听了,也看了,你们认罪态度好,知错就改还是好同志。”说完,仝新华还笑着问,你们是不是怕开警车送你们到村里嫌丢人呀?放心吧,我们不开警车,我们开我们自己的车。

当晚,仝新华、张宇和庭里另一名干警,开着三辆私家车,分头送他们回家。路上,一个老大娘突然哭了,她说自己犯了罪,政府和领导也没看不起她,还给她买吃的喝的,还送她回家,以后叫干啥干啥,不叫干啥坚决不干啥!张宇说,当时听着老大娘在后座上边哭边保证,自己也很感动。不知道在仝院长的车上大家都说了啥,但是没几天,他们就派来了代表,向仝院长汇报说,已经按要求将罂粟幼苗全部铲除,以后再也不种了。

仝新华正是凭借着对法律的敬畏、对人民的爱护,对使命的坚守,才让法律多了点温暖,让人情多了点了理性,让人民多了点希望!

将每起涉黑案件都办成铁案

2018年开始,中央重拳出击,针对社会黑恶势力进行严厉的打击与铲除。仝新华同志立足职责使命,站在了扫黑除恶的第一线,担任全县扫黑除恶领导小组成员、县法院扫黑除恶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负责全院扫黑除恶日常工作。

现任尉氏县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的戚振岭曾多次听到仝新华对下属的叮嘱:“凡是涉黑案件,必须办成铁案,不能有任何疏忽。一旦出现疏忽,无论是对于社会稳定还是老百姓安危都会带来极大的隐患!”

2018年,在审理苏军平涉黑案件过程中,为了赶时间,同事们很久都未在食堂里看到过仝新华的身影。因为他常常为了研究一个案件而忘记了时间,有时候甚至通宵达旦。很多次院里的同事早上过来上班都看到他的双眼布满了血丝。这个时候他往往就爱用冷水洗把脸,用他的话说就是激一激解困,然后就又投入了新一天的工作。

在处理这起案件期间,仝新华的血压非常不稳定,有时会飙到180多,随行的干警都劝他不要这么急,早一天结案和晚一天结案没啥区别。但仝新华却说,不能这样想,早一天出判决,就能早一天还受害人一个公道,早一天还人民群众一个心安,早一天给党委政府一个交代。为了早日宣判,让当事双方尽早回归正常生活,他带领审判团队加班加点进行合议,140多页的判决书,9个人分成三组,核对到凌晨4点。在仝院长的指导与监督下,每一份一百页起的涉黑案件的卷宗都准确无误;每一件尉氏法院审理的涉黑案件都成为铁案。

2018年至2020年三年间,仝新华亲自组织协调,顺利成功审理了苏军平、周挺栋、冉玉杰、高金才、徐凌博等涉案人员较多、社会影响较大的涉黑案件。在狠狠打击黑恶势力的同时,这个守护人民安居乐业的真英雄,带领扫黑除恶小组全体干警捍卫法律尊严的同时,也让社会更清澈,让百姓更安心。

20217月,仝新华服从组织决定,退出领导岗位,但他的信仰却始终如一。砥身砺行铸法律之盾,殚精竭虑守为民初心。河南洪水,他依然站在一线;疫情防控,他始终站在人民之间。信念,不会随时间而消逝,理想,更不会因职位变化而磨灭,一点一滴的坚守,踏踏实实的付出,已经成为了他生命的标志。

尉氏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邓强说:“仝新华过往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同一面明澈的镜子,映射出尉氏乃至河南的法官群体在新时代队伍建设中的一抹浓重的亮色。”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因为善于处理复杂疑难问题,仝新华又主动提出从事群众接待工作。书记员李志强回忆起和他一起连续工作近两个星期的场景时,对他细致的工作态度感慨颇深。

“比如说整理案卷,仝院长从不把它们摞在一起,也要求我不能省事儿,要按照一审二审等时间顺序分好类,这样既有利于了解案情,也能减轻其他同志的工作负担。”严格的要求让这个29岁的大男孩直言很疲惫,但面对54岁的工作狂时常说出既然干,那咱就好好干!的坚定,他也习惯了将牢骚藏在心里。

据李志强回忆,仝新华病发的前几天,一名女当事人因为一起多年的案子中午没走,仝新华听说后,也没顾上吃午饭,就去耐心开导她。“我劝他休息一会儿,他说自己累点没关系,快过年了,得尽早帮大家解决问题。”连续开导两天后,这名当事人终于点着头离开。临走时,她拉着仝新华的手一遍遍说着感谢,表示“我不来了,我终于可以过个好年了。”

然而,还没等到过年,仝新华就病倒了。

1216日,在仝新华病倒后的第六天,一场自发的捐款仪式在尉氏法院悄然进行着,当天,全院家人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共计捐款78000元。很多已经调离的同事也通过微信纷纷捐款,以表达自己对仝新华同志早日康复的祝愿。尉氏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常军委的手机上,近些天收到了多笔捐款记录,还有很多案件的当事人向他打听仝新华的身体情况,希望能去看一看。

ICU的灯彻夜亮着,门里的仝新华用三十年如一日守护公平正义的坚强为自己的生命铸盾,门外的妻子和孩子也用长久以来的坚守默默陪伴。从不让家人接近自己工作的他留给亲人们的印象大多抵不过三个字太忙了。尽管在家的清晨,他都会陪妻子跑跑步,并亲手熬一锅粥看着全家慢慢喝下,以弥补对家人的亏欠,但他也时常跟同事们说起这还远远不够。已经15天了,门外女子还穿着那件特意找出的红色棉袄执着等待着,这是作为一名妻子最虔诚、也最深刻的期待。

让我们为仝新华祈祷和祝福,也为他近万个日夜的付出致敬。

编辑:曹亚勤

特别声明:本文为大象号创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大象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打开大象新闻APP
说两句 好运来...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