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象新闻APP

怀抱梦想 脚踏实地

瓷器史上的一抹天青色诱惑———宋瓷

华豫之门2021-02-01 19:28:33

哈喽藏友们大家好

瓷器是我们国家的象征

瓷器的英文拼写就叫“china”

可以说在外国人心目中

瓷器就代表着中国

之前的《华豫之门》节目中

为大家展示过

各个朝代的瓷器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

中国瓷器史上的重要时段

宋瓷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非常昌盛的时期。宋代文化在中国古代中社会处于空前绝后的水平,宋瓷是宋代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宋文化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在当时的海外贸易中,宋瓷已成为名牌商品。 

宋瓷有民窑、官窑之分,有南北地域之分物。从造型的角度分析,宋瓷的器型较前朝更为丰富多彩,几乎包物中括了人们日常生活用器的大部分,如碗、盘、壶、罐、盒、炉、枕、砚、水注等等。

 

总的说来,民间用瓷的造型大部分是大方朴实、经济耐用,而宫廷用瓷中则端庄典雅、雍容华贵。

 

最能体现百姓喜乐见的是磁州窑、耀州窑及景德镇窑口烧制的民间瓷品;最能物反映皇家气派的是哥、官、钧、汝、定五大名窑烧制的贡瓷。

从釉色角度分析,宋代瓷器较之前朝,釉色呈现出色彩斑斓、典雅绚丽的新局面。但是,青釉仍然是宋代瓷器釉色的主体。中外驰名的宋代五大官窑汝、官、哥是青釉,有假玉器之称的青白釉色依物然以青色调为主。

 

无论是如冰的青釉还是如玉的青白釉色,都是宋王朝瓷器特有的称谓。因此,有必要通过宋人这种“偏爱”,去探讨宋人对瓷器釉色追求的审美观。 

所谓官窑,就是封建王朝政府开办的瓷窑场,专门为皇宫中王室生产的用瓷;民窑,就是民间办的窑,生产民间用瓷。

 

官窑瓷物华丽不计成本,窑址的地点、工艺水准精益求精,烧造的瓷器精美绝伦,有幸能流传下来的瓷器多是稀世珍品。而民窑当时生产者看重的是实用价值,生产者要考虑成本,工料不如官窑那么讲究。但是也有精美的艺术产品,纵览北南两宋华瓷坛,民窑异彩纷呈,与官窑交相辉物映,蔚为奇观。

 

官窑,既然为宫廷烧造瓷器,要服从于宫需求和好恶。宋代宫廷喜欢什么样的瓷器?这些瓷器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宋朝宫廷对官窑瓷器的要中求已经完整地附着在流物传下来的官窑瓷器上,那就是以欣赏青釉色调为主的审美观。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伊始,采取“杯酒释兵权”之法,说明宋王朝的长治国策是“重文轻武”、“文德政治”。从此,士大夫阶层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隆盛时代,致使理学之风达到新的高潮,对宋人的思想情操和审美观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人作品无不考究风气肃整、意境悠深、崇尚平淡天真。宋官窑瓷器中,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其色调之优雅,无与伦比。小编以为这或许就与宋人物中崇尚和自然接近的青色釉缘故有关,也可能是宋人追求或推崇的“天人合一”理念的一种体现。

  

按照《坦斋笔衡》的记载,北宋官窑创烧于徽宗政和年间。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北宋官窑即“汴京官窑”,其窑址位于北宋都城汴京,即今天的河南开封附近。北宋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主要器型有瓶、尊、洗、博盘、碗,也有仿周、汉时期青铜器的鼎、炉、觚、彝等式样,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

 

目前多数实物为清代皇宫收藏流传下来。这些瓷器的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是北宋官窑瓷物器的典型特征。

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宋代官窑瓷器不仅重视质地,且更追求瓷器的釉色之美。其厚釉的素瓷很少施加纹饰,主要以釉色为装饰,常见天青、粉青、米黄、油灰等多种色泽。釉层普通肥厚,釉面多有较大的开片。 

南宋官窑受北宋官窑和汝窑的影响,南迁以后在杭州烧造。目前发现,南宋官窑瓷器的胎多为黑灰、深灰和黑紫色,器物圈足或平齐或窄足,釉面有玻璃质感,视觉效果或含蓄、或凝腻。表面有开片与无片物,片有大小。片纹以切裂间以白纹路如冰裂的斜切纹为美。

 

北京文物精品展览中故宫博物院藏官窑圆洗,器型为直口,微敞,器身近直,洗里坦平,圈足矮宽。通体施青釉,釉呈粉青色,纯净莹澈。釉面上,金丝般的片纹纵横交织,片纹间又闪现出条条冰裂纹,可与自然界中的冰面媲美。

官窑青釉圆洗,宋,

高6.4cm,口径22.5cm,足径19cm

 

另外,哥窑、钧窑等瓷器,在宋代也都有很大发展。传世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物有大小不一的开裂纹片,小纹片的纹理呈金黄色,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有“金丝铁线中”之说。其中仿北宋官窑的中瓷器为黑胎,也具有“紫口铁足”。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

 

其中有一件哥窑胆式瓶,高14.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物的专家评介它说:“小口,长颈,颈下渐阔,最长径在近足部。圈足上宽下窄。此瓶通物中体施米色釉,开黑色、米色纹片,俗称金丝铁线,呈自右上向左的斜纹。

此器造型秀美,器型为宋代所仅见,釉色润泽,纹片典型。此类器传世极少,弥足珍贵。

1977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在调查河南宝丰清凉寺窑址华物时,曾采集到与宫中传世汝窑器相同的标本,并对它进行了两次科学化验,其结果与上世纪50物年代北京故宫博物院提供给上海硅酸物盐研究所的传世汝窑洗的化学数据相同。

 

从1987年到200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清凉寺村内进行中了6次考古发掘,确定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为汝官窑文的发源地,使我国考古陶瓷史上的一大悬案了结。

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底部和细节图

 

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汝官窑的烧造时间是在北宋的哲宗元祐元年(华公元1086年)至徽宗宣和末年(公元1125年),大约40年时间。后因“靖康之乱”,金人入侵中原,宋王朝被迫南迁,汝官窑毁于一旦,工艺技术也从此失传,连窑址也湮灭在历史的尘埃里,这使得汝瓷在北宋末、南宋初年就弥足珍贵。

 

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瓷器底中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器物本身制作上胎体较薄,胎泥极细密,呈香灰色,制作规整,造型庄重大方。器型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尊、盘等为主。

汝窑传世作品公认的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贵。再加上其独特的釉色和开片,被人们中推举为五窑之首,名副其实。 

特别声明:本文为大象号创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大象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打开大象新闻APP
期待你查重0%的评论…
0
0